美国3800亿紧急预算案,要针对中国?马斯克一键删除所有涉华条款

时间:2025-04-05 07:35:10 转载源:热点直击网 作者:半夏 点击:8315次

近期,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精简版的预算案,成功避免了政府停摆的危机。然而,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一位科技巨头的身影意外成为了舆论的焦点——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他的一系列行动不仅影响了法案的最终形态,还引发了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新一轮争执。据多方媒体报道,原版的预算案规模庞大,总额高达3800亿美元,内容涵盖广泛,页数多达1500余页。然而,在距离政府停摆仅剩数小时的紧迫时刻,这份复杂的法案被大幅简化,最终版本缩减至仅116页,并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12月17日马斯克用AI审查预算文件几小时后,美国军方就以涉密安全问题对其审查,拒绝其高级别安全访问权限,还要求他配合军方审查。这一转变的背后,是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共同反对,他们联手推动了原法案的驳回,转而支持更为精简的版本。值得注意的是,原法案中包含了多项针对中国的条款,旨在限制美国在华投资,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民主党原本希望通过这些条款推动中美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脱钩”,以此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马斯克的介入却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据可靠消息透露,马斯克强烈反对这些涉华条款,并在关键时刻推动了它们的删除。这一举动不仅让民主党人大为光火,也引发了外界对于马斯克动机的广泛猜测。民主党资深众议员德劳罗在法案获批当天便公开表达了对马斯克的不满,指责他出于个人私利,不惜推翻政府拨款的正常流程。德劳罗还暗示马斯克与中国关系非同一般,指责其在华投资规模庞大,甚至将其形容为“影子总统”。随后,另一位民主党众议员麦戈文也加入了对马斯克的批评行列,指责他为了在中国继续获取利益而背叛美国,出卖国家利益。尽管民主党对马斯克的指责声浪不断,但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这其实是民主党试图给共和党贴上“亲中”标签的一种策略。然而,无论是共和党还是马斯克本人,都难以摆脱对中国的复杂情感和偏见。马斯克删除法案中针对中国的条款,或许更多是出于对美国企业在全球竞争力下降的担忧,而非真的在对华释放善意。在这场政治风波中,马斯克无疑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之一。他的行动不仅影响了美国政府的预算案走向,还引发了国内外对于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广泛讨论。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中美之间的博弈和竞争也将持续升级。而马斯克作为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家和科技创新者,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